朱一龙主演的新电影《消失的她》要上映了,定档在端午节6月22号,这是一部带有热带风情、悬疑元素的作品,由唐探系列的创始人陈思诚监制,2021年冬天在海南三亚开机,从开机到杀青再到定档,全程零宣传,悄然无声,低调到尘埃里。
消失的她海报,朱一龙扮演的何非疑似多重人格。
在这个流量当道的时代,很多影视剧质量不够炒作来凑,种种宣传造势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朱一龙是个例外,近几年由他领衔的电影作品,不论大制作还是小成本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开机、拍摄、杀青等信息非但不宣传,反倒高度保密。上映前也不在各大平台卖力吆喝,节奏仍然是温温吞吞,不紧不慢。这种过于佛系的态度曾让同样佛系的我都为之着急难安,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宣传就没人知道,没人知道就没有市场,一部没有市场、没有票房的作品,口碑再好也难免凄凉冷落,命运堪怜。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他是朱一龙,一切都会不一样,很多惯常定律对他并不适用。他总能创造奇迹,不断颠覆我的认知,让我愧赧于自己的迟钝浅短和后知后觉。
2021年,他在家乡武汉拍摄丧葬题材电影《人生大事》,扮演殡葬师莫三妹这样一个底层小市民、街溜子,需要增肥,涂黑,扮糙,理平头,穿质地差的衣服,把他精致的容貌变得面目全非,他很乐意就去做了。三妹的样子与他曾经演过的那些君子端方的形象判若两人,看上去烟火气、生活情味十足。
三哥与沈巍,形象判若两人。
然而这样还不够,光在妆造上贴近角色远非朱一龙的追求,他以自己对生活的深入体察观照更赋予了莫三妹灵魂,他没有刻意去演去模仿,去拿捏尺度,把握分寸,而是按莫三妹的生活方式和所思所想去活着。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李红评价人生大事中朱一龙的表现:“从外到内完成了一个人物的塑造”,“真正的好演员,创造的是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可谓恰如其分。
我也特别喜欢莫三妹这个角色,他打动我的点并不是颠覆本身,不是他改变形象带给我的那种刺激和反差感,而是三妹这个人,活生生的走到我心坎里去了。他糙里糙气却心思细腻,为了让小文听到已去了天国的外婆的声音,他求爷爷告奶奶,找人修复电话手表里的录音,把它放到小狗狗的玩具里;他粗蛮暴躁又心地柔软,看到小文舅妈不肯收养她,直接把她带回上天堂(在小文舅妈家门外,他看小文的眼神直击我心,所谓糙汉柔情莫过于此吧);他消沉愤世又心怀美好,帮劈腿前女友的老公整理完遗体,他灵魂里的真善美全被激发出来,对殡葬师的职业有了积极正向的认识……他真是我理想中的世俗人物,有缺点,有毛病,有脾气,但是内里包裹着一颗柔软善良的心,这种反差让三妹哥特别可爱,特别接地气,让我第一次有了“我可能配得上他?”的想法。
影片上映后,票房的火爆程度和观众对三妹这个人物的认可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去年年初,正是疫情将散未散之时,很多电影制作方纷纷驻足观望,不敢定档上映,人生大事率先定档清明,令业内人士和关心朱一龙的观众朋友为他捏一把汗。疫情当前,市场惨淡,一潭死水,人生大事这样一部小成本电影,又能搅动多少水花呢?
但是事实是,点映过后人生大事获得极高的口碑,凡是看过影片的观众无不交口称赞。短短一个月时间,这部成本仅6000万的电影总票房达17亿,票房是制作成本的28倍,在市场惨淡的情况下逆袭成功。用粉圈用来吹牛的话说:赢麻了。这是真的赢麻了,没有丝毫夸大。
人生大事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小成本逆袭成功的典范。
观众对莫三妹这个人物的认可度也是超乎我的想象。前段时间我发了一个小视频,把人生大事中莫三妹抬棺下楼喊号那场十几秒的戏单独剪出来,短短几天时间就有几千人点赞,评论区网友对朱一龙的表演赞不绝口,这些网友绝大部分是普通观众,并非朱一龙先生的粉丝。
观众的反响说明一切,朱一龙的影帝荣誉实至名归。
电影上映后产生的直接效应有:
一、朱一龙后续的电影资源更好了,这是他以自己的实力置换来的,无可厚非;
二、朱一龙获得2022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演员荣誉,这是专业的、业内的、毫无水分的肯定,张艺谋曾说全世界最难拿的电影奖项就是金鸡奖。金鸡奖这份殊荣,一生之中哪怕只有一次已是不易,何况后面还有那么多好作品好角色,他还会有新的奖项!
张艺谋说金鸡奖是全世界最难拿的奖。
想想前几年,朱一龙的表演也一直在颠覆我的认知。他总能把男二演成男一,把绿叶演成红花,比如知否,比如情定三生。我婆婆至今还在说,迟少爷那么好,顾知夏怎么就不喜欢他呢?这可能是一个普通观众对一位演员的最高肯定了吧。
朱一龙说,他没有刻意去寻求角色与本人或者以往角色的反差,他不刻意去追求形象上的颠覆,但他确实一直在颠覆我的认知,他就是那个能创造奇迹的人。
今年6月22号,端午节那天上映的新电影《消失的她》,从仅有的已释出的片花来看,他演的男主人公何非疑似多重人格,寻妻之路上屡遭凶险,谜团重重。影片极致的悬念和诸多反转,吊足了观众胃口,去年年底有幸看过唯一一次点映的观众都大呼过瘾,估计上映后二次三次观看的不在少数。
何非,又将是朱一龙颠覆我认知的一个存在,让我们拭目以待。